肖莉, 1972年生于湖北黄陂,硕士学位。1996年调入必赢626net入口首页任教。2001年评为讲师,2009年评为副教授,2014年起始任公共课部副主任至今。
公共课部作为我校通识教育的前线和素质教育的平台,在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广阔的学术视野、积淀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我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来到公共课部办公室,对公共课部负责人肖莉副主任进行了专访。
肖莉老师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一念入教 筑梦青春
光阴荏苒,骐骥过隙,一转眼,肖莉老师已经在必赢任教二十多年了。二十二载执教岁月里,她和必赢共同成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问起当初为何选择来必赢任教,肖莉老师直言是因为出生教师世家,内心一直有一个美丽的教师梦。因而在1996年,原为一名导游的她,抓住必赢教师引进的机会,通过层层筛选,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面试,应聘成为必赢的一名英语老师,到现在已站讲台二十二载。她从最初的一名英语教师,成长为今天的公共课部副主任,且身兼多职,兼顾行政和党建工作。肖莉老师虽然事务繁忙,但她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坚持立足一线教学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教育事业始终怀着一颗赤诚之心。
肖莉老师立足必赢讲台多载岁月,对于教书育人已经驾轻就熟,她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亦与时俱进,不断改进。肖老师坦言,在教学初期也曾因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经验不足,与学生产生了不少的矛盾。随着岁月的流逝与经验的积累,肖莉老师经过不断的学习、积累,躬身自省,明白了师生间的相处也是需要沟通技巧和相互尊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自那时起,她开始琢磨如何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逐渐转化成“淳淳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般的相处模式。为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外,还会与学生互动交流有关当代大家比较感兴趣的社会话题,受到学生普遍的喜爱与尊重。肖莉老师谦虚地说道“从自己内心深处出发,去做有益于学生的事,不为名,也不求利,从不求功名的角度行事,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才能真真正正地投身于教学”。
立德树人 以文化人
《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中的六字箴言“立德立功立言”被世人传颂。作为公共文化课教学单位,公共课部秉承我校“兼收并蓄”学术思想和“兼容互通”的教学理念,坚持 “勤学精思,对学术负责;教书育人,对学生负责;笃教敬业,对学校负责”的部训,着力打造专业扎实、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建设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美术院校公共课程体系,以培养素质全面、身心健康,知识与能力俱备、感性与理性齐张、人文修养和科学精神共扬、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重的艺术人才为目标,使我校的公共文化课教学为学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
肖莉老师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们介绍说,公共课部拥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目前有专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16人,助教2人。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者2人,硕士学位22人。公共课部非常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选聘优秀人才,并用独到的方法管理新教师,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高。肖莉多年的从教经验让她对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和素养了然于心。她认为在必赢任教的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群体、美院的历史与现况也要熟知一二。对于新招聘的教师,公共课部会采用“传帮带”的方式让有经验的教师去带新教师,引导新教师了解美院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逐步领会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以便快速融入到艺术类院校的教学环境中。基于此,公共课部“十三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人才强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机遇期,以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为主要任务,以加强学科带头人与学科队伍建设为核心任务,以加强教师培训与学历提升为手段,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学校整体推进与教师职业发展的并进。争取在2020年以前,使课部的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改观,专职教师人数达到30人左右,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重由目前的75%增加到90%以上。
除了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方式的革新也是公共课部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灵魂所在,是教学活动的最关键要素。肖莉老师称,在课堂上,公共课部实实在在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诉求。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的职责是授业解惑,但肖莉更希望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在课堂互动中更为主动给予反馈,老师从而答疑解惑,形成一种良性的、积极的教学互动。互动是每一堂课的灵魂,但真正做到实属不易,肖莉也在此上下求索,在她的教学方式上,她会尽量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考,然后用他们的方式去回答她的问题。此外,肖莉表示教师还要洞若观火般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实际水平、喜欢哪种互动方式以及课堂状态。而以上对学生的了解将反馈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有益于激发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例如如今的英语学习新增了线上的朗文交互英语学习,形成了线下和线上、虚拟和现实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大部分还是在课堂上,所以肖莉老师认为还需打破以前以老师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而这也正是公共课部正在努力的方向。
为英语漫画大赛获奖选手颁奖
肖莉老师主编的教材
清流潺湲 润物无声
“我校作为八大美院之一,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我们对自己学院的公共课部的教学还是很有信心的。”肖莉老师对公共课教学表现出了充分的肯定:“我们作为艺术类院校公共课的教学单位,还是做的很有特色的,并且有一定的成效。作为负责美院的公共文化课的教学,公共课部的定位是要为学校总体的人才培养而服务”。肖莉老师指着办公室里挂着的部训,向我们介绍到,“你看它指导思想的最后一句是:美育、德育、体育并重。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学术精神。”的确,就像我校校训:崇德、笃学、敏行、致美,它就在要求我们关注时代,表现生活,做高素质的视觉艺术人才。作为公共文化课教学单位,没有办法在视觉艺术上做工作,那么落脚点就在“高素质”上。所以公共课部把重点更多的放在德育、智育、体育上,而且尽可能将学科建设与学院艺术的发展与需求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将学科建设与学院艺术发展需求相结合。公共课部设定了“两套动作”和“三化改革”思路。“两套动作”指公共课部在课程建设方面,以“坚持本色,打造特色”为原则,在必修课程的教学改革上保证“指定动作”的规范化,开设的公共文化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教育文件要求和教改趋势,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以保证教学质量。在选修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的建设上,结合院校特色、学生实际和人才培养方案需求,追求“自选动作”的特色化,如开设高级英语口语、美术通识英语、中国现当代小说与影视创作、中国古典戏剧文学赏析、减肥塑身与健身健美、篮球、体育欣赏、计算机二维动画、网页设计与制作、户外体验、户外拓展等多门选修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具有美院特色的通识课课程体系和结构,使我校的公共文化通识课程真正做到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院系专业需要服务、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这些拓展类选修课程,使学生获得了更为全面的知识与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学科素养,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化改革”则指的是公共课部近三年来在教学改革方面始终坚持在教学模式的立体化、教学内容的特色化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方面进行的改革探索。在教学内容特色化的改革上,各教研室都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院系专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强调或增加相关教学内容。如外语教研室在大学英语课程每个学期的教学里加入了两周的美术英语教学内容。文学课堂中古代文学的诗词专章讲解为中国画系同学在画面创作之外的题跋书写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素材;西方文学中的古希腊戏剧专题与莎士比亚戏剧专题,为动画、影媒、舞美等专业同学在剧本制作、舞台设计中提供原文与场景参照,有助于提升其专业素养;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小说专题讲解,为绘画类设计类同学提供人物及场景参照,使其在创作中更有内涵与深度。计算机课程用更多的课时强化对多媒体模块的教学,多媒体模块的多个设计软件都有助于各美术专业的后续学习和专业创作。体育课程中,有四个课时的体育美学欣赏内容。在教学模式的立体化改革上,公共课部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源,创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如大学英语课程开设网络英语互动课程,将课程学习全过程纳入评价体系。计算机课程也设立网络学习内容作为正常教学的补充内容,要求学生每周完成额定的教学任务,并计入期末综合评价体系。在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改革方面,外语教研室结合对本校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的结果,采取多种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如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文学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课题式”教学,让学生“真题实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如在教学过程中,将授课内容提炼为课题,让学生组团去研究,制作成PPT,在课堂展示。
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余,公共课部还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开展实践性教学,举办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构筑课内外相结合的多维学习氛围和环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这一直是公共课部的一大特色工作。学生在紧张的专业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比赛,不断在各领域取得骄人成绩,体现出我校学生良好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全面发展的个人素质,实践性教学绽放出灿烂的人文素质之花。据统计,2015年至2017年,公共课部四个教研室共计举办第二课堂活动41次,学生在校外各类比赛竞赛中获奖40余次。
“涉江而过,芙蓉千朵,诗也简单,心也简单。”肖莉老师发自肺腑的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和对待,细致入微,润物无声,桃李天下,许就是这般,用心血投入教育事业却别无他求。临近采访结束,还不忘向记者嘱咐着她对必赢学子的殷殷期盼。她希望学生意识到公共文化课在艺术类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一定要意识到人文教育对学子而言是终身受益的。她希望青年学子们一定要抛弃“重技轻道”的思想,不要只顾学习专业知识的皮毛,而忽视人文素质的修养。“人文艺术的修养才是一切的根本”。正如在麻省理工教育调查委员会于1949年提出的著名的“路易斯报告”中提到的那样:“对科学家、工程师和建筑师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且与日俱增,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背景,任何一名专业人员都不能在其所研究的领域内保持领先。”对新时代的艺术家而言,也是一样。
(文:陈梁昊 陈敏华,录音整理:黄雪玉 孙曹媛,摄影:孙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