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由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主办,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协办的“2017中国当代学院水彩名家邀请展”已于2月28日正式展出,并于3月18日举行了开幕式。展览邀请十位来自全国的学院派水彩名家参展,共展出水彩画作品100幅。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刘茂平教授专门为展览画册《2017中国当学院水彩名家作品集》撰写了艺术评论“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学术品格”,对参展画家及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解读。由于文章较长,现分为三个部分推送,以飨读者。
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学术品格(之一)
必赢626net入口首页教授刘茂平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自2015年5月开馆以来,已经举办了多个高水准艺术展览,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展览和活动,不仅在艺术界、大学内部,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为大学博物馆赢得了声誉。这一切都得益于大学博物馆高起点高品位的学术定位和学术追求。作为这种追求的延续,2017年的春季艺术展览,确定为“2017中国当代学院水彩名家邀请展”。
为学院名家举办艺术展,本是大学艺术博物馆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次选定为水彩名家,却有其现实的考量。这主要是想通过一些国内有影响的水彩画家作品的具体展现,让广大观众,特别是大学公众,通过一个画种的具体透视,了解作为技艺的视觉艺术形式绘画,其学术追求的可能,以及可以达到的程度,从而实现大学博物馆艺术普及和审美教育的目的。
所以选择水彩而不是国画油画等其他画种,除了现实的考量,也与以下原因有关。相对于国画油画等,水彩画本身及其现状有其特殊性。水彩画的发展变化没有那么剧烈,更没有那么复杂,相对比较容易把握,欣赏起来也更容易入门。就国画而言,由于中国艺术传统的深厚,从业人员众多,特别是国画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路向,要而言之,既有坚守传统、也有创新实验水墨,更有偏于折中的学院国画等。就油画而言,西方现代艺术兴起以后,其绘画逐步衰落,在衰落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流派,到今天,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当代艺术的形态则更加复杂。因此,无论是分析国画和油画,就其画种学术性的追求而言,都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命题。
回到水彩画,在西方,水彩画在英国发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其顶峰,诞生了透纳和康斯太勃尔这样水彩画史上杰出的大师。以后,西方水彩画受到摄影术发明以后绘画衰落的影响,一直在曲折中发展。今天,水彩画在美英等国仍是主流画种,但西方当代水彩大师屈指可数,当代西方有学术含量的专题水彩画展也相对较少。
反观中国水彩画却在快速发展,而且越来越兴盛,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水彩画家群体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水彩画家。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彩画作为外来画种,在中国的发展曾经中断,水彩画在中国发展不充分,仍有很多发展的可能性。当今水彩画家们敏锐抓住了其在当今中国发展的可能性,不断发展深化,这种深化集中体现在水彩画学术性的开掘和探索上。
下面,我们就结合这次参展艺术家及其作品,具体分析一下当代中国有代表性的水彩画家的学术追求,从而对其绘画的学术品格有一个基本认识,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水彩画。
参加这次展览的水彩画家有八人来自学院,只有陈坚和陈勇劲来自创作机构。但陈坚教授亦是中国美术学院、必赢626net入口首页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也算学院中人;陈勇劲则一直和学院有割不断的联系,同样是必赢626net入口首页的兼职教师。再有一点,水彩画艺委会是中国水彩界的最高学术机构,在参展的十位艺术家中,就有现任的水彩画艺委会九位副主任中的四位,过半的艺术家获得过全国性展览的水彩金奖。应该说,他们能够代表中国水彩画界的学术水准。
一、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追求
参展的艺术家,作为学院中人,他们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学院味,这个学院味体现了学院精神,就是既注重文化传承,又注重艺术创新,既注重作品的精神含量,又注重技术含量。这十位艺术家的绘画技术都很好,但他们不止于技术也不迷恋技术,他们深知,艺术的根本是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说,这十位艺术家,虽然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对人性的思考、社会的关注、自然的热爱却是共同的。他们都有深厚的社会关切和宽广的人文关怀。
浙江艺术家周刚教授就是一位勤于思考、有着强烈使命感的艺术家,他很注重对人文学科的研究,长期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和生存状况,十余年坚持每年深入到矿山体验生活,致力于为普通劳动者造像立传。他笔下的矿工,或深沉苦涩、或坚韧乐观,作品充满人文关怀。在表现手法上,他大量使用水彩画中比较忌讳的黑色,这既是煤矿的基本色,也反映画家对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思考。但是他的黑色,并不是简单的压抑与沉闷,能让观众透过那黑色画面露出的矿工们一双双复杂的眼睛,进入更深层次的人性思考。而他这次带来的作品,没有他非常擅长的人物,而是表现人物生存的环境,有矿区、风景、佛寺,这些风景,看起来相互没有关联,倒令人想起他曾经对人性、诗性、禅性、佛性、鬼性的言说,让我们超越画面,进入诗与思的层面。
《厂区退休的矿车》105×75cm 2014年周刚
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刘寿祥教授是全能型画家,无论风景还是静物,都令人膜拜。其风景画,风格内敛,水韵淋漓、色彩饱满、丰富细微,用笔精准,一蹴而就。他的江南街景,以斑驳陆离的色彩、描绘空寂的街道,留给人们对历史遗存的无尽回忆和对文化的怀旧与乡愁。作品意境悠远、细节刻画生动传神,用笔朴拙老辣、色彩深沉含蓄,韵味无穷。而他的静物,更是借鉴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用笔之道,以饱含激情的“写”,横涂竖抹,以轻、重、缓、急的运笔,结合浓、淡、干、湿的水色变化,形成气韵生动、质感强烈的效果,极富东方神韵;在严谨的造型中,却能拙中见巧,朴中求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但我们在看刘寿祥的绘画时,往往因为画面的精彩,忘情于他精妙的表现技法,而忘记了他所以精彩的内在原因。刘寿祥有深厚的人文修养,为人有亲和力,为艺品味高雅。他精研中西绘画传统,特别是西方静物画以及楚美术传统,将这些艺术的精华熔于一炉,化入他的作品。所以看他的风景,韵味悠长,画外有画;而他的静物,更是深具精神的内涵和明显人格特征,静穆安详,敦厚朴质,沉静从容,至大至刚,真是无声的言说,让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的内在品格,令人感动。观众这次可以一睹刘寿祥的风景,可惜的是,无法欣赏到静物,但是,只要你爱美爱生活,一定会有缘分看到。
《春晓一》 103×72cm2017年刘寿祥
说陈坚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艺术家没有意义,这个不多话的汉子处处显露他的思想。不用说他的画作,他的语言文字也充满灵性。他在《把艺术当成一种信仰》一文中有这样的心声:“当商品拜物教的幽灵在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中游荡,所有人仿佛都需要某种信仰,作为一个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的人,艺术就是我的信仰。”他的画面和文字,相互印证,反映了一个优秀艺术家的精神深度。所以,我决定把他的文字,摘抄在这里,让观众到他的艺术中去求证,一定会获得不一样的感动。下面的文字都是陈坚的原文,限于篇幅,跳跃的摘抄了部分:
“信仰应该是最单纯的,有信仰的人很幸福,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意义,心甘情愿,以苦为乐。然而这条通往艺术圣地的朝拜之路曾经隐秘难寻,是质朴的人性和庄伟的大自然照耀了我前方的路,成为我这个信徒心中不灭的明灯。 塔吉克人是一个保留着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原生部族,其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仍扎根在古老的传统之中,他们极其淳朴、热情,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以精神操守高贵自居,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怡然自得,将诚信等美德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看得无比重要。这是一群质朴顽强的守望者,守望着家园,同时也守望着古老的记忆,守望着最珍贵美好的人性,他们的坚持让我看到一些完全异于都市文明的鲜活的文化面孔,看到了物质世界之外的一方净土,一片休憩灵魂的香格里拉。这里带给我的不仅是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更是不一样的心灵感受。 我真心地希望能多画出几张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的画。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像每天要往返几十里路,淌水过河上班,几十年如一日的乡村教师一样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地尽一个艺术家应尽的职责;像一个虔诚的信徒一样,恪守着古老而纯洁的教义,把绘画当作我每日的祈祷和礼拜,把艺术当作自己的本分。”
“信仰应该是最单纯的,有信仰的人很幸福,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意义,心甘情愿,以苦为乐。然而这条通往艺术圣地的朝拜之路曾经隐秘难寻,是质朴的人性和庄伟的大自然照耀了我前方的路,成为我这个信徒心中不灭的明灯。
塔吉克人是一个保留着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原生部族,其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仍扎根在古老的传统之中,他们极其淳朴、热情,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以精神操守高贵自居,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怡然自得,将诚信等美德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看得无比重要。这是一群质朴顽强的守望者,守望着家园,同时也守望着古老的记忆,守望着最珍贵美好的人性,他们的坚持让我看到一些完全异于都市文明的鲜活的文化面孔,看到了物质世界之外的一方净土,一片休憩灵魂的香格里拉。这里带给我的不仅是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更是不一样的心灵感受。
我真心地希望能多画出几张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的画。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像每天要往返几十里路,淌水过河上班,几十年如一日的乡村教师一样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地尽一个艺术家应尽的职责;像一个虔诚的信徒一样,恪守着古老而纯洁的教义,把绘画当作我每日的祈祷和礼拜,把艺术当作自己的本分。”
可惜陈坚这次带来的作品,没有他钟爱的塔吉克人,幸运的是有帕米尔。陈坚自言去年在湖北美术馆举办《质朴的精神》大型展览后,很长时间没有画画,沉静思考了一段时间。这次作品恰好是他重新开始画画后的新作品。这些作品,颜色比较单一,画面更加单纯沉静,技法方面也更加简练,显示出意向化的倾向。减弱的画面,留出了更多思想的空间。
《帕米尔的夜》 77×57cm2015年陈坚
王诚浩是这次展览中唯一一位来自于珞珈山的艺术家,在武大深厚人文气息滋养下,养成了关注生活、勤于思考的艺术品质,相信不少观众都欣赏过他为武大建筑存照的系列风景。他敏于观察,善于从日常的生活和对象中发现美,他的画,看起来并不经意,实则从选景、构图、色调、用笔,都用心极深。他笔下安详的大地、静穆的房舍、伸展的草木,是一曲曲自然和生命的赞歌,成为画家思想的表征。
《帕米尔高原的阳光之三》 37×53cm 2016年王诚浩
当然,对艺术思想内涵的追求,在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中是共同的,如黄亚奇的《黑森林系列》,和他以前的代表作“封存的记忆”系列作品拉开了距离;陈勇劲的《日志》系列,也令人期待,都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家不断的思考和精神追求。
《黑森林》No.2 34×54cm/No.3 56×94cm 2016年黄亚奇
《日志》 便签 2015年 陈勇劲
未完待续。
“2017中国当代学院水彩名家邀请展”
持续展至2017年5月7日
万林艺术博物馆欢迎您的到来!
参观时间:
每天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周末、节假日正常开放)。
参观方式:
1、凭身份证或武汉大学校园卡免费入馆参观。
2、超过30人以上团体请至少提前一天预约,
预约电话:027—68756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