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生于江西上饶,2003年毕业于必赢626net入口首页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必赢626net入口首页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动画学院。
十几年来,林欣一直致力于跨媒介领域的研究,其作品多以电子媒介为核心,涵盖布面油画与电子影像装置两大类。林欣善于驾驭多媒介同步并行的创作方式,以三维动画媒介做为出发点,发展出无限增殖的多维空间,由图像的表层世界而进入到思维的幽邃时空,媒介的交互也为视觉场域的铺陈提供了复杂而多样的路径。自从林欣在电脑上制造出第一个虚拟人形象,她便开始了在真实世界和虚幻世界跋涉穿行的旅程。
近日,校新闻中心记者约访林欣老师,她精炼的短发下留着一小撮长发,给人以前卫叛逆之感,但林老师本人却又开朗爱笑,散发着自信的魅力……
林老师在接受采访
求艺辗转路 自由驰骋时
林欣从小与外公一起长大,外公热爱书法绘画诗词等传统艺术,受其熏陶,林欣从小便对艺术有着自己的感悟。具体接触到系统的素描色彩训练则是初中时期,林欣谈道:在那个年代,成绩优异的学生都选择上中专而不是高中,因为意味着毕业了能分配工作。1993年,林欣顺利录取上一所文艺学校。三年后毕业,她被分配到一所小学任教。一切本是如此顺利,但在任教期间,林欣遇见一位老教师正在办理退休手续,此情此景不禁让林欣联想到自己若干年后退休的场景,而自己当时只有十八岁。对于一眼便望到尽头的人生,林欣并不甘心,她表现出少有人理解的叛逆,毅然决然辞去了当时在众人眼里稳定、舒适的工作,重新投入到高考。她说:“因自己读的是中专学校,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远不及高中生,所以在学习中非常吃力。”尽管如此,林欣还是在短短一年的高考培训班中表现惊人的刻苦与毅力,并于1999年被必赢626net入口首页油画系录取。
林欣 有风的空间NO.2 Windy Space NO.2 数字动画 Digital animation 1分45秒,循环播放 有声 1 min 45 seconds, Looping, Audio 2016年
油画系就读期间,林欣刻苦练习专业技能,并求知若渴,不放弃每一个学习机会。她展现出对多种媒介极强烈的兴趣,“当时有许多朋友都是环艺设计等专业的,我便常常向他们偷师学艺”。选修课对林欣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她回忆:当时自己选修了很多如雕塑、环艺、设计、陶艺这些专业,并废寝忘食的学习。尤其是雕塑系的泥塑课程,林欣从来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以至于雕塑系的楼管师傅直接把画室的钥匙留给了她,任课老师也赞叹其技法已与同年级雕塑专业学生不相上下,可见认真程度。大三之后,林欣决定考研,她谈道“当时已经不将方向局限在油画专业了,我的兴趣很多,也想过考雕塑系的研究生,不过最后,本着对魏光庆老师的仰慕,我报考了他的研究生。”
在研究生上课的第一天,魏光庆老师教导她:“不要想着成为一名画家,而是成为艺术家。”这句话给了林欣极大的震撼。“无异于给我当头棒喝。”林欣说道,当时在潜意识里画家一直是很神圣的存在,与艺术家并无区别。但在往后的实践当中,我就越来越理解老师的话,艺术家不将自己的思维局限于一幅画、一笔表现技法,而是不被媒介所束缚,让材料为自己的想法服务。在今后的十多年的创作中,她一直践行此话至今。
研究生阶段是林欣创作生涯中的巨大转折。由于对电子影像、互联网的关注与兴趣,加上对于科幻文学、动画和电影的迷恋,让林欣找到突破口,“电子技术可以把我们带到想像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它就像我们的辅助工具,让我们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驰骋,这让我为之着迷!”林欣从自己感兴趣的新媒体出发,寻找新艺术方向,在实验电脑3D虚拟技术之中,体会着高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可能,敏感地捕捉电子技术所形成的偶然性方向。
林欣 有风的空间NO.2 Windy Space NO
毕业作品中,林欣想要表现出都市人外表光鲜内心疲惫的精神内涵,她将画面设计成铁皮人与鲜花的表现形式。而到了着手绘制阶段,却发现效果差强人意:她想象中的花与铁皮人要给人一种冰冷、科技、干净的感受,但是用油画技法表现会使画面厚重,达不到那种轻盈的感觉。她苦苦思索,最终发现用电脑绘制效果图会使画面又干净又轻薄,这就是她想要的。于是她向身边环艺专业的同学学习,铁皮人通过慢慢的设定就变成了机器人,从头到脚按照人的仿生角度,每个零件按照三视图的设定,她学习建模,请人帮忙渲染,后来才把机器人做完。在花的表达方式上,她又采用电脑手绘的方式,画了整整一个月。“这还是油画吗?”当时这种剑走偏锋创作手法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但为了自己想要的效果,林欣老师顶着巨大的压力,将非议抛在脑后,完成了这幅作品。最后,这幅作品征服了观众,获得肯定。“数字科技创造的独特美感,数字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深刻变化,数字的虚拟与影像的现实,一直以来是我关注的焦点。”从这里开始,林欣便向跨媒介的方向改变,她将不再拘泥于油画材料,寻求各种媒材实现自己的创作诉求。
林欣 时光的额外维度01Extra Dimensions of Time灯光互动装置Lighting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林欣 时光的额外维度03Extra Dimensions of Time灯光互动装置Lighting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林欣没有留在油画系,而是选择在动画学院任教。在她本人看来,油画和动画本身上都是一种创作方式,只是语言不同。动画是一门新兴产业,与科技密切相关,而她在本科阶段就在选修课时为跨媒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对于她而言,这并不是一种很突兀的改变。与此同时,她签下了画廊。林欣回忆道:“这不论对谁来说都是一个转折点,签画廊对我来说是一种肯定。一个刚刚毕业的艺术生,其实心里是忐忑的,而画廊相当于一个门槛,跨过之后会让人变得自信。并且,画廊对艺术家的“压榨”是极大的帮助,“压榨”久了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时间挤压之后就会变的更有效,原来在学校画画太轻松了,早晨会浪费很多时间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签画廊之后就会感觉自己被逼到一种很快的节奏里。”
从一名求艺的学生到优秀的青年艺术家,林欣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不满足完成了令人惊喜的蜕变。她刻苦、认真、勤奋,并总是不满足于当下,在众人的不理解中寻找自己的道路。一路走来,林欣这样总结自己:“我觉得我可能一直有一种叛逆的突破,不喜欢满足于现状,对自己的不满意和现有专业的不满意这种小叛逆的突破。这就是促使我创作一直前进的原因。”
林欣《错误的秩序——如影随形》002 The Order of Bugs Follow 002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0x110cm,2014年
“超炫”的数字美学
对待艺术创作,林欣一直保持的勤勉的态度,她一直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工作10小时,将工作时间分成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并按时完成工作计划。同时,林欣也不断地要求自己学习,并时刻追求创新,她坦言道:如果一直没有突破,便会开始感觉无趣,对自己感觉到厌恶,无法忍受。并且画廊、市场、学术评论都会去让她突破。慢慢地,她形成了自己工作状态:当一个创作方向确定下来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添加新的元素,直到有天觉得是时候要打破它,寻找新的方法。虽然自己也会觉得忐忑,但不停止寻找新的东西,追求下一个创作方向,如此循环往复,慢慢的变成了她现在做的电子媒介、数字“错误”美学等等这一块。
林欣《错误的秩序》NO.2 The Order of BugsNO
观看过林欣个展的人可能都会好奇,林欣作品所呈现出的冷灰色调,冰冷的机械感与科技因素,往往会使人质疑:一个女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酷的内心世界。在林欣已出版的绘本《林林的百宝箱》中,她回忆起一直萦绕自己的灵感来源:因父母的工作,自己童年大多时间都是在工厂度过的,而在工厂里所能接触到的玩具基本上就是机械,钢材之类的金属零件。就是这类具有超高可塑性的材料无形当中成为了林欣最原始的创作灵感,成为她现在作品中呈现出科技化、现代化的主要因素。如林欣所说:“人生每一次经历都是创作的素材,没有那一段经历是没有用的或者是浪费的,他们最终都会转化成创作的一部分。”武汉美术馆副馆长刘宇坦言:“我非常喜爱林欣的绘本,文与图相得益彰,具有一种迷人的美感,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属于林欣的‘工厂女孩’形象。展示了林欣作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家所具备的同时驾驭图像与文字两种语言的能力,以及童年对于艺术创作的关联和影响”。
2015年,林欣在武汉美术馆完成了个展“超炫——林欣”,为了这次个展,她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在筹备。“去年的个展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因为之前举办的三次个展都是按照我以往的范畴,油画、数字图片、观念动画等。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不满意了,便停下来揣摩、求突破。于是便有了‘超炫’。”在“超炫”个展上,林欣尝试了所有她感兴趣的媒介,成为她创作生涯的又一转折,并获得十分好的反响。关于此次展览,策展人戴卓群做了如下阐述:“林欣煞有介事地向我们呈现了一个‘错误’的形态,一种似是而非的莫名情形,它通往目的但是却不导向结果,这里涉及到关于‘错误’的审读,关于对‘错误’的观念的建立。在某种意义上,只有“错误”方能打开歧异,将我们引至事物被遮蔽的部分,那些在我们惯常经验之外的隐秘幽僻之地”。
林欣《错误的秩序》NO.3 The Order of BugsNO
而在前不久举办的“后机器:想象HOLOS——郑达、林欣双个展”中,林欣直接将以往的油画创作部分隐去,所有作品皆用媒体呈现。对她而言,这又是新的尝试。林欣说道,目前研究方向集中于数字“错误”美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着数字媒体的特性”。在以往的实践中,她发现数字媒体特点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完美,也会出现BUG,而这种BUG是随机而又独特的。而正是这种随机的BUG呈现出了数字媒体的另一种美学。“正如一个人的性格,只有优缺点相加才能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真实的人。作品在追求完美的同时,却也做不到完美,但往往这样,才有它独特的魅力。”在这里,机器或者说程序同等地获得了一种和人为相一致的行为机能,她把机器当作是人的义肢,是人类精神的投射对象。一种在虚拟世界里触摸不到的东西呈现在人们面前,表现风存在的真实触感,将无形变为有形,以至于我们已经无法分辨,哪些是人为部分而又有哪些是程序本身的作为。
和所有的艺术家一样,林欣在创作时也会遇到所谓的瓶颈期,通常在这个时候,林欣会查阅资料来充实自己,她观看展览、和一些批评家之间相互交流,然后从中吸取经验,甚至将一些文字、经济、政治等纷杂的材料综合起来,形成自己所需要的素材,促进灵感和创作。在林欣看来,做艺术不是一个项目、工程,而是创作。她始终相信一句话: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触角。“所以你的触角一定是向外延伸的,而不是向内融合的。所以你走的越远,人类就会走的越远。人们总是孜孜不倦的创造着新的时代,时代又反过来对人们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我们就这样自己绑架着自己,向往着“美好的明天”。艺术家作为时代敏锐的观察者,也同样经历这更迭。年轻的艺术家开始视技术为一种生态,一种我们躯干和心灵的外延。”对林欣而言“技术已不再被简单理解成工具,而是与生命共生的系统。”
林欣《错误的秩序——断层》003 The Order of Bugs Faulting 003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0x135cm,2014年
林欣《错误的秩序——断层》004 The Order of Bugs Faulting 004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10x165cm,2014年
致力于“心”的师者
林欣虽痴迷于创作,但对于教学、工作,却是一点也不含糊。她表示:自己非常享受授课中与同学的互动,这也能给自己带来许多新的感受。同许多老师一样,林欣喜欢勤奋的学生,在她看来努力比天赋更加重要。而对于美院的孩子们,林欣希望他们不要刻板的学习,而是要开阔自己的思想,容纳、包涵各种新知识。并且,她希望学生能针对自己的兴趣对所有的课程具有选择性,只有知道选择,知道取舍,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林欣上课时,非常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两眼放光,她也会受到启发而更富激情。而如果在授课过程之中,底下黑漆漆的一片木然的眼神,那么她可能会感到失望。林欣说道:“学生是美院的美好未来,作为教师,自己一定是义不容辞的做好教学工作”。
林老师在晚上的讲座中
在任教期间,林欣分别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当过短暂的访问学者。林欣认为,做访问学者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从其他好的学校中吸收优秀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灵感,是一个给自我充电的很好的机会,能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精进。谈及近期目标,林欣说可能会在北上广等地区筹办自己的个人画展,然后继续加深对跨媒介领域的研究,争取在任教期间多多进行对外交流,特别是与北美、日本等地做交流。采访中,她笑着说:“只有丰富了自己才能更好地传授技艺”。
对待学生,林欣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有效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理清学习主线。从自己的专业展开来进行创作。林欣认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有四年的时间来掌握知识技能与探索创作方向已经足够,所以学生们应该更加主动的去学习。其次,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不论是作为一名画家还是艺术家,都要有一双能发现美、识别美的眼睛。这样才有资格去创造美的东西。“我希望同学们都能注重自己的每一幅作品,只有用心投入,在自己的作品上下功夫,才能一步一步在作品中体现出自己的思维、想法。”
采访结束后,记者有幸聆听了林欣在公共课部举办的“数字弥漫”的讲座。她自信而又温和的向大家讲述一个又一个艺术家创作的故事与作品,学生们都被她带到了一个数字化的世界中,奇幻、神奇。记者发现,一个老师的魅力,不是在于多么幽默风趣,而是在她讲课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早已融入她的世界,被她其中的知识所震撼、吸引。
就是这样一位自信、特别、而又叛逆的女艺术家,正如林欣老师博客中如是说:“完美的、不完美的,得意的、遗憾的,呈现的和来不及呈现的,所有的这些,都将暂时定格,成为人生的一个小小的节点,供大家阅读,供自己回忆。而过程中,那些即将被遗忘的风景,那些埋没在成品之下的,也许无法见天日的绚烂片段,是我此刻,最想留住的—个人回忆。”
谬之维度 The Dimensions of Bugs 数字图片 Digital picture 4500px×2375px 2015年
(文:段婷 小阳,作品图片由林欣老师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