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0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学院及台湾艺术大学联合主办,两岸17所高校200件优秀学生作品共同参与的“丛生——首届两岸艺术院校优秀作品联展”在杭州象山艺术公社开幕,我校美术馆馆长张杰教授、学报编辑部副主任陈晶教授、教务处副处长胡丽莎副教授、环境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尹传垠教授、雕塑系教师万里驰受邀参加此次活动。此次展览我校共选送10件优秀学生作品(本科生6件、研究生4件),作品得到其他院校同仁及观展人员的好评。
/
同期举办的“互联网、大数据、智媒体时代的艺术教育——两岸艺术教育论坛”,共有17名两岸高校艺术学者参与报告交流。9月21日下午,我校美术馆馆长张杰受邀与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陈贶怡共同作为论坛主持人,我校学报编辑部副主任陈晶作了题为:《数字素养与人文高度——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美术教育的思考》的主题报告。
论坛发言
主持人:张杰馆长(左)
报告人:陈晶教授
陈晶教授谈到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的美术教育处在深刻的变局之中,教育工作者应在直面变局,理解变化的前提下,积极更新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善于更新也勇于坚守,在“变”与“守”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发言以我校优秀学生作品和致美拔尖人才计划为例,聚焦讨论了数字素养的框架体系在美术教育上的投射,同时指出对人文高度的追求是美术教育的初心和最终的坚守。
参会人员合影
展览现场
我校作品展示
《断木森林·惘》
作者:沈真辉(本科)
指导老师:苏向攀、孙谋
《烦》
作者:张瑶(本科)
指导老师:李琪、万鸣
《新生》
作者:刘怡婧(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李海兵
《十二时辰》
作者:吕志昶(本科)
指导老师:周罡、柯赤枫
《百年必赢》
作者:陈静 马淑蕾 朱彦洁(本科)
指导老师:朱志平
《鄂州市细屋熊村改造-原野之上田园的延伸》
作者:吴雨佳、蒋天宇、闫州、吕佳宸、刘艳、苏哲、余碧雯、史婕妤(本科)
指导老师:丁凯、范思蒙、尹传垠
《抓周》
作者:孔令宇(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张松涛
《万物剪辑》
作者:彭小伊(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许奋
《秘境之匣》
作者:蔡依(本科)
指导老师:肖蓝、陆青宁
《观澜》
作者:张月艺(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陈君
本次系列活动将从两岸艺术创作与教育的交流合作出发,共同探讨当代两岸艺术和教育的新方式与新框架,旨在增强新时代海峡两岸艺术教育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年轻艺术家互通。
展览主题:“丛生”——首届两岸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
指导单位: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台湾艺术大学
支持单位: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天津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台北艺术大学、台南艺术大学、台湾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台湾亚洲大学、台湾东方设计大学
承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艺创小镇
展览时间:2019年9月20日——10月11日
展览地点:杭州艺创小镇——象山艺术公社
编辑:徐明霞 舒琳乔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