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重要讲话精神。7月4日,绘画学院“艺术点亮红土地”团队前往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铁日木乡铁日木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主要分为墙画故事创作、美育思政课程实践、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实地调研等。
墙画故事分三个部分来描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中华寓言故事、中华民族团结故事。
巍巍天山,历史源远
巍巍天山舒长卷,壮美昆仑谱新篇。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多种文化包容互鉴、交融贯通,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深厚土壤,滋润着各族人民的美好心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也随着团队成员们从悠悠长江逆流而上,横跨连绵山脉,在这里以画叙事,展开一幅幅秀丽画卷。
中外闻名遐迩的喀什葛尔,是祖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多元汇聚之地上,各族人民共同热爱的中华优秀传统故事成为团队创作的首要题材。团队成员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整体规划方案,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走进铁日木乡深入调研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与中华传统故事中的紧密联系,一幅幅家风优良、乡土秀丽、文化源远、民族团结的画面浮现脑海,深入了解了喀什的发展历史以及风土人情后,整理文稿,敲定方案,通过生动的墙画故事以美润疆,邀请当地少数民族的儿童们一同创作,丰富文化生活,让各族人民打心眼里热爱中华文化。
六合同风,文化熔铸
在铁日木乡调研过程中,团队注意到具有民族特色的物件,如衣裳、水壶,这些物件上面的花纹让人们深陷其中,不禁联想到寓言故事绘本中的富丽的线条与配色,团队成员们很快敲定以寓言故事为媒介进行第二个板块的绘制。故事作为表达与反映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载体之一,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共同承载了祖国各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古今交融,多民族文化发生碰撞的此刻,成员们手中的画笔焕发了新的生机,在新疆这块丰厚的文化土壤中,包括寓言故事在内的多民族文化跨时空多维度共生、共享与共同发展,绘制出中华民族同心同德、紧密相拥的美好场景。
“这里的形需要再修一下,这块的细节再画深入一点。”团队成员岩温叫和其他队员们,拿着颜料和笔刷,对这最后一面彩绘选址进行最后的加工。墙绘期间,路过的当地村民纷纷点赞我们的艺术创作。本段设计主题以新疆疆域历史变迁,聚焦中华民族大团结。彩绘内容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文化符号和人物形象,通过生动的图像和简洁的文字,以故事性和象征性的方式文化润疆,生动地展示新疆丰富多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
石榴花开,丝路明珠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深入人心,各族同胞平等相待、相互包容,现今在素有“丝路明珠”之称的喀什,团队以民族故事为主题将三个板块的主题创作进行收尾,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绘画方式,向新疆人民宣传各民族的多样文化特色,传递民族团结进步的新风尚,积极营造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各族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
团队成员们群策群力,一面面生动形象的民族彩绘映入眼帘:五十六个民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美好图景中传唱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华美乐章。一同参与绘制的少数民族小朋友们每天都期盼着队员们的出现,和他们一起完成绘画创作,艾尼小朋友说到绘画可以给她带来快乐,长大后她也想考上大学,成为一名画家。
必赢626net入口首页绘画学院“艺术点亮红土地”团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引领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团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艺术表达以美润疆,把论文写在中华大地上,把艺术创作画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绘就人民美好生活,美丽乡村建设幸福画卷。
团队成员与少数民族小朋友们在墙画故事前合影
团队成员们墙画故事材料准备现场
团队成员们创作墙画故事现场
团队成员与少数民族小朋友们现场共同创作墙画故事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墙画设计效果图
(责任编辑:肖庆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