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教育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7月3日,在学校科研创作处的大力支持下,我院邀请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马旻、舞动治疗师薛佳及新媒体艺术家项砚冬到我校举办讲座,分享艺术疗愈经验,师生们积极参与了此次心理健康教育和肢体疗愈体验活动。
上午10点,马旻医师做了主题为“情绪管理”的心理健康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韦秀玉主持、我院党委书记张吴涛全程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马旻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从“情绪与艺术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切入,组织师生们积极参与交流,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讲解了情绪的成因、如何识别情绪、怎样管理情绪等问题,为大家分析了自我疗愈的知识、经验和技术。
马旻医师与师生合影
下午1点半,薛佳和她的搭档项砚冬带来“舞动疗愈的历史”讲座,讲座由我院副教授贾佳主持。薛佳讲述了自己从接触舞蹈到热爱舞蹈再到利用舞蹈帮助孤独症群体的心路历程,项砚冬介绍了孤独症群体的特征、课程的训练目标、面临的困难和体会等。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见证了治愈孤独症的可能,坚定了艺术疗愈事业信念。讲座不仅让师生们深刻体会了孤独症群体的遭遇,也认识到艺术在辅助心理治疗和精神功能治疗方面的巨大潜力。
贾佳副教授主持讲座
薛佳非常热爱舞蹈这一非语言性自我表达方式,因深受她的老师法国默剧大师PhilppeBizot的影响而介入孤独症儿童群体。她与项砚冬于2016年创办了孤独症舞动疗愈公益课程,至今已有8年时间,服务超过200名孤独症、发育迟缓和脑瘫儿童,已开设1000多节课的实践与研究。舞动疗愈将肢体接触与运动训练作为与孤独症群体建立连接的途径,根据每一个孤独症孩子的特质,敏锐捕捉他们的反应,识别来自他们的交流何时发生以及如何发展。通过以年为单位的长期训练,促进孩子提高脑功能和与身体的协调性,帮助孩子们寻找融入社会的可能性,为他们的家庭带来希望。
下午3点在体育馆内,薛佳为师生们组织了“破茧肢体疗愈”体验课。在3个小时的体验过程中,师生们跟随薛佳从呼吸、热身到肢体舞动、与他人互动,通过肢体觉察自我、释放情绪、探索空间,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获得新的经验。即使场馆中非常炎热,还不时传来噪声,但师生们的专注形成一个相对隔绝的场域,沉浸其中而感到安全与宁静。此外,舞动的欢乐冲散了尴尬和紧张,舞动的汗水洗去了抑郁和焦虑,每个人都获得了深层的疗愈。
肢体疗愈体验现场
晚上,薛佳和项砚冬与部分师生回到会议室,围成一个小圈展开自由讨论。在亲密而舒缓的气氛里分享艺术疗愈经验,开展学术讨论。这既可以说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说是一场深度的艺术疗愈体验,为师生的教学素养提升和艺术疗愈专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以下是部分师生的个人体会:
“这次活动让我体验到自我敞开,这是我二十年来第一次尝试与他人背对背,我认为:肢体动作对于心灵疗愈很重要,这些体验是我在活动中的重要收获。”
——艺术教育学院2022级研究生杨乐
“今天我第一次尝试艺术疗愈,来之前有些畏惧,担心无法在众人面前放开身体表达自我。但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让我能轻松用身体表达情绪,体验到了快乐。这次课程让我更关注身体表达,通过它体会到真实的情绪,这对认识自己很有帮助。舞蹈疗愈比简单的运动更深入地表达内心,比语言更真实地传达情感,对我的艺术创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场地的便利也让我决定在日常生活中选择这种方式调节情绪。总之,这次活动让我通过身体去认识自己、表达自己,是一次极具意义和新颖的体验。”
——绘画学院2021级本科生魏小巍
“这次活动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在三个小时里,我能够完全专注在当下,没有胡思乱想,也没有负面的想法。相反,舞动让我释放多巴胺,获得了直接而纯粹的快乐体验。”
——艺术教育学院教师张庆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思考了我与自己、与空间、与在场他人的关系,带给我很多新的经验。我也很想知道与我互动的同学内心真实的感受,我认为这种非语言性的沟通与言语交流非常不同,肢体舞动是一种更原始的、直接的、富有力量的表达方式。”
——艺术教育学院教师金纾
“我参加过一些视觉艺术、诗歌的疗愈活动,但肢体疗愈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运动对于健康非常重要,运动疗愈已被证明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式,今天的深度肢体疗愈体验让我深受启发,体会到肢体运动融入团体治疗极具潜力,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合适的疗愈项目。”
——艺术教育学院教师韦秀玉
“通过肢体语言,营造一个能让人们获得如同儿童般新鲜的感知,安静体会自我能力的空间,释放所有的负担和压力,体验一个人作为生命存在的美好。”
——参与者肖哲轩
艺术疗愈作为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的新课题,近年来成为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艺术教育学院在艺术疗愈研究领域具备学科优势和人才储备。师生们将利用好中华美育研究中心科研平台推动艺术疗愈的创新发展,为社会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
(编辑:代心语、李重阳;图片:张星宇、蔡嘉忻;审核:张吴涛;责编:黄晓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