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文化报》刊发影视动画学院院长袁小山文章《数字化为美育提供新动力》。《中国文化报》创刊于1986年,是国家文化部主管的国家级文化综合类报纸。以下是版面图和文章全文。
数字化为美育提供新动力
袁小山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美术教育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转折点上。从教育数字化的提出到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召开,教育数字化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在美术教育领域,教育数字化不仅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也成为取得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数字化促进基础美育公平性
教育数字化促使基础美术教育从扩面和提质两个方面趋近公平:其一,教育数字化让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大程度的覆盖与平衡,大大提升了全社会美术基础教育的普适度。过去,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一线城市或发达地区,而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往往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困境,美术教育尤为明显。然而,通过数字化教育,优质的美术教育资源可以被无障碍、无差别地传递到每一个角落,从而实现每个学生可以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
其二,基础美术教育的公平性更体现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通过数字化教育,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精准施教,挖掘学生艺术天赋,开发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将美术教育的公平性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提升美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动能
教育数字化能够提升美术人才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基础美术教育主要侧重基本的美术知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数字化教育将使学生更早介入到实践类学习,中小学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将有极大提高。这批高素质学生被输送至大学接受美术教育时,对于他们的创造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勇于接受挑战和冒险精神、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对环境的敏感性和观察力等方面的培养和投入就会随之增强,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教育数字化促进高等美术教育人才由单一学科人才、跨学科人才向学科统筹人才跨越。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已然帮我们扫清了一部分学科壁垒和技术障碍,跨学科、跨文化、跨国界合作变得更加容易而自然。同时,创新人才在自我管理方面的驱动下,在精准的学科统筹助力下,其集成创新能力将犹如核裂变,势不可挡。高等美术教育随之而来的挑战是,如何把适合的学科组合、统筹、匹配,从而满足高端创新人才的个性需求;如何把优秀的、不同学科的人才协同管理,从而实现人才和团队的创新能力最大化呈现,形成集成创新的聚合力。
教育数字化能够更精准地推动美术教育铸魂育人的全过程,提升立德树人的效果。数字化教育强调的是过程性评价和产出导向,即传统的考评方式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更加科学的数字技术评估和分析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精准的数字画像,实现教育教学的量身定制。通过数字化美术教育可以更精准地掌握铸魂育人过程性数据,实现人格培养与灵魂塑造的智能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字化照亮美术教育现代化之路
教育数字化为美术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动力,是数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美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赛道上,机遇与困难并存。在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框架下,高等美术教育机构要全面提升数字化教育的育人环境,譬如基础软硬件设施更新、数字安全保障、数字化育人平台的搭建等;教学体系要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本,完善数字化课程体系、数字化评价体系、数字化教育管理机制;管理者积极主动更新数字化教育理念,做好顶层设计,提高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智能管理水平;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提升数字化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熟练掌握数字化的工具,采用数字化手段精准调控施教内容,以胜任数字化教育的新要求。
当今世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学习、生活方式,数字化转型是全球趋势,以数字技术赋能美术教育为美术教育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和强大动力。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数字化教育,加快完成美术教育的转型,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为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影视动画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