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韩晶)为扎实做好文化部科技项目《基于数字技术的鄂西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课题的研究,手工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许奋和副主任陈日红于7月25日-29日带领研究生一行8人赴恩施调研,下到田间地头,深入传承人家中,力求获得真实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调研期间,行程非常紧凑。25日下午,课题组一行抵达恩施咸丰县城,就驱车赶往国家级非遗项目(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万桃元家中,车在暮色中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抵达咸丰县丁寨乡渔泉口村的万师傅家中时已是晚上7点多。趁着夜色,在万师傅的带领下参观了万氏吊脚楼祖屋及其亲手营造的现代吊脚楼,以及他本人制作的吊脚楼模型和相关工具。回到酒店已是深夜。第二天,课题组接着对万师傅展开访谈,内容包括从开山取材到吊脚楼的选址,再到立扇架梁,对营造技艺和土家民俗都进行了深入了解。
访谈之后,课题组一行又去了恩施了现存规模最大的土家吊脚楼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家寨,展开实地调研。彭家寨位于宣恩县沙道沟镇,号称“天下土家吊脚楼第一寨”,既有200余年前的清代吊脚楼,也有新修的现代吊脚楼。课题组选择一栋颇有代表性的、建于1950年代的吊脚楼展开实测,并请房屋主人(营造师傅)现场讲解房屋历史和营造技艺,获得大量精准的测绘数据,为实现土家吊脚楼的数字化转化提供了有力保证。
随后,课题组一行到来凤县调研土家织锦技艺,在该县文化馆馆长陈大力先生的帮助下,拜访了恩施州土家织锦技艺传承人刘秀琴老人,并参观其家庭开办的私人博物馆——唐洪祥土家织锦博物馆,了解土家织锦的历史和技艺。并参观来凤县博物馆,了解土家族和土司制度的历史。此外,还拜访了土家织锦的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田若兰,了解其以民间工艺协助咸丰县民委开展精准扶贫的相关工作。
在调研期间,课题组还参访了文化遗址和博物馆。如考察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遗址上的大型石雕,了解鄂西石雕工艺;参观恩施州博物馆(中国土家族博物馆)和施南府民俗博物馆,馆中陈列的各种以民间手艺制成的民俗器具,对课题研究提供了较多的实物资料。
尽管冒着40度的高温酷暑调研,但课题组收获很大。通过调研,课题组鄂西地区的民族民间工艺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对传统技艺和传承人的状况有了更直接的观察,获得了大量的文字、照片、视频和音频资料,对完成课题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也跟恩施地区的相关院校、博物馆和文化馆建立了学术研究合作关系,将有力促进手工艺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课题组夜访国家级非遗项目(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万桃元
听传承人万桃元讲解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
造访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调研鄂西石雕技艺
考察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田若兰与咸丰县民委合作的土家织锦精准扶贫项目
到来凤县文化馆考察土家织锦的保护与传承情况
参观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唐洪祥私人创办的土家织锦博物馆
选取吊脚楼样本,展开实测
利用休息间隙,就调研方法和细节展开讨论
(手工艺文化研究中心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