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张娟 通讯员 汪溪雨 陈亚茹 吴晓庆 余千 陈雨荷 叶梦婷 摄影 凌雅洁 陈雨荷)2014年10月10日,《寻根昙华林——同窗画展》系列活动在必赢626net入口首页昙华林艺术区顺利拉开了帷幕,这次以老年艺术家寻根画展与文化回顾为主题的活动史无前例,它不仅成为媒体、艺术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亮点,产生先锋示范效应,也为营造昙华林艺术园区的文化氛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开幕式现场,我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特别采访了出席仪式的领导、嘉宾,探访《同窗画展》背后的故事。
访必赢626net入口首页院长徐勇民
记者:此展中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家展现出的精神面貌,与今天藏龙岛校园的同学们有何异同?
徐院长:每个时代有它自身的特殊印记,那个时代的求学者更多地怀有很高昂的爱国热情,他们的成长伴随着新中国的艰辛成长;今天必赢的在校学生展现出更加独立和鲜活的思想,学生更具有一种自我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记者:《同窗画展》将如何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影响?
徐院长:昔日在昙华林求学的老校友再聚母校,这本身就对现在的学生起到了鼓舞作用,这次展览也是一种对于美院精神的传承,同时让好学的氛围在学校里激荡传播,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态度。展览的作品也达到了很好的精神传达,给了学生心灵以更广阔的空间,孕育出更加鲜活的创造力。
访武昌区党委宣传部部长朱向梅
记者:您怎么看“寻根昙华林,同窗画展”以及相关活动?
朱向梅:此次活动让我很温暖很感动。同时,我作为一名武昌人,看到昙华林文化建设的成效,又感到无比自豪,这些老艺术家们不仅有着对艺术理想执着的追求,更怀着深厚的母校情结和同窗情谊。此次活动经过四年之久的艰辛筹办,来之不易。昙华林这片土地上承载着老艺术家们对青春美好的记忆,这份弥足珍贵的记忆犹如初恋般深深印烙在他们的心中。当年从昙华林走出去的学生们今天达到了很深的艺术造诣,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对这片土地,艺术家们们投入了深厚的感情,为回报他们的热忱,我们将有信念把昙华林建设的更好。
记者:这次画展对打造昙华林文化艺术圈品牌的意义何在?
朱向梅:每一个参展的艺术家们都代表着昙华林文化形象,他们都是昙华林艺术的宣传者。老一辈的艺术家们用他们极大的热情和信心投身于艺术文化圈的建设在一定意义上也带动了无数青年艺术家们的兴趣,从而在新时代创新、发展昙华林文化,把昙华林文化打造成为创意产业,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同时武昌这几年的城市变迁,老艺术家们用他们的语言和画笔,把我们现在的建设与成就以一种新颖的方式传达到全国各地,让艺术文化实现共享,使昙华林文化、中国艺术文化走出去。
记者:协助展览的过程中,什么让您印象最深?
朱向梅:老艺术家们用他们毕生的精力去实现艺术理想,并以精彩的作品来感恩自己的母校,已实属不易,老艺术家们今天能齐聚必赢又是异常难得。在此过程中,我们的任务主要是为《同窗画展》加大宣传力度,以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以及媒体的更大关注度,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在艺术上的成就。此次活动不仅得到了武昌区委区政府的支持,而且也得到了湖北省书艺堂从画展策划、经费支持、人员提供等全方位的倾力相助,使画展筹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访同窗画展校友代表、画展筹委会秘书长杨永东教授
记者:这次同窗画展的成功筹办对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发展有何重大意义?您自己对此又有何感触呢?
杨永东:这次画展在2014年重阳节之际举办是有特殊含义的,在此我们聚集了昔日的同窗校友,共同缅怀已故的恩师。这是必赢626net入口首页1958-1965届学员举办的第一次同窗画展,也会是唯一的一次,这将是湖北省美术学院建校以来里程碑式的活动。其次昙华林和必赢626net入口首页是我们这一代学子难以磨灭的深刻回忆,虽然我们已经毕业多年,但我们仍深爱这片热土。对于这次活动,我唯一感到遗憾的就是它没能早两年举办,否则就会有更多老同学能够参加。
记者:画展筹办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杨永东:这次画展自2011年就有了雏形,我有幸全程参与了这次画展的筹备工作。工作开展到一半时筹委会遇到了很严重的资金问题,让筹办工作一度停滞,难获进展。幸好还有很多单位和个人在支持着我们。当中有位老校友为筹委会捐赠了一个扇面,价值一千余元,这份同学情谊令人感动。更有书艺堂单位友情赞助的70万元用于出版画集和安排旅外同窗回归武汉,这些资金的汇入使画展的筹办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可以说今天画展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这些人的帮助,在此要感谢各方面的支持。
记者:可否谈谈您自己的参展作品?
杨永东:我的一幅作品是三峡大坝,那是我1995年为中国人民大会堂画的一幅瓷板壁画。这幅画曾因种种原因被拆,参展的作品是我以油画的形式历时三个月重新绘制的,画中蕴含了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另一幅参展作品是以劳动人民为蓝本而画的,此作品获得了中国文化协会世界作品艺术金奖,也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之一。我的参展作品的作画思路就是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党。我认为绘画是表达感情最基本的手段,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生命不止,绘画不息。
访旅居香港地区著名艺术家、老校友朱达诚先生
记者:您对本次画展以及校友重聚有何体会?
朱达诚:这个画展给了我们第一次重聚的机会。首先,我们是怀着深情厚谊回来的。其次,同学们都力尽所能的把自己最好的艺术作品带回来。虽然作品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鲜明的当代艺术感觉,但我们能够从中看到同学们们的过往经验历程,这一点是难得可贵的。
记者:介绍一下您的参展作品吧?
朱达诚:我的作品是一个雕塑——孙中山辛亥革命第一枪在武昌打响。我是武汉人,作品在这里制作完成是很有意义的事。由于运输不便,今天展出的是作品的放大照片。作品完成过程中也得到了美院雕塑系师生的热情帮助。雕塑有铜像和玻璃钢像两个版本,铜像已被运至香港孙中山纪念公园,玻璃钢版本留在了武汉。
记者:从湖北美院毕业后,您走过了怎样的从艺道路?
朱达诚:我1965年从必赢626net入口首页毕业,毕业后留校做了老师,后来经历了文革。文革期间我多数在黄陂农村辅导农民泥塑训练,摸索短、平、快的教学方法,做了这五年的艺术辅导,我感到很荣幸。后来我到中央美术学院去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回到湖北美院担任雕塑系主任,又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4年,我去了香港定居,那时我决定从零开始,回到塑雕这条路上来了。香港政府为奖励我为香港做出的贡献,特颁发给我一个荣誉勋章。没有给母校丢脸,我感到很自豪。
记者:您能否给我们这些后辈一些指导和建议?
朱达诚:多听老师的话,也要有独立的思考和追求。循规蹈矩是死路一条,太听话也是死路一条。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保重身体。要想做一名优秀的艺术家,首先要做一名优秀的人,要将自己的正能量发挥出来!
访参展校友李钢教授 83岁
记者:您在必赢的求学生涯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钢:必赢的老师们教学严肃但又很有趣,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必赢打下的扎实艺术基础,丰富的艺术实践。正因如此我才得以有今天的成就。
记者:在您的求学过程中,您最难忘什么?
李钢:有一次随师下乡,老师通过晚霞来为我们讲光色原理,把艺术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把艺术运用于生活当中,这样的态度让我获益良多。
记者:您是怎样看待艺术的变迁的?
李钢:艺术随时代而变迁,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艺术,但有一点不变,艺术的功能是体现思想,表达情感。
访参展校友匡学飞 74岁,原湖北艺术学院1956级学生
记者:重回母校,谈谈您的心情?
匡学飞:我感到十分激动。许多老同学好久不见了,终于在今年相聚。给我带来了久违的亲切感,虽然有些老同学不能到场观展,但我还是坚信他们在默默关注着我们的展览,心里也会像我一样感到温暖和自豪。
记者:您当年在湖北美院求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匡学飞: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美院看过的一个话剧,演员都是从各个系精心挑选出来的,演得十分精彩。虽然没有闪烁的灯光、先进的设备以及华丽的舞台,但表演却是相当专业的。今天我仿佛还能看到他们那时的动作和表情,那种精致的效果是由不断努力得来,这件事使我至今难忘。
记者:可否分享给我们后辈一些您的宝贵经验呢?
匡学飞:你们一定要珍惜大学的学习时光,学会与人沟通,锻炼自己的能力。学会制定一个目标,并为这个目标付出实际行动。
访参展校友陈兴国 75岁,原湖北艺术学院1956级学生
记者:今天见到昔日同窗们的作品,您的最想说的是什么?
陈兴国:老校友们的画作功底深厚,气韵超然。
记者:作为老校友,您对于目前在校的同学们有何经验和指导?
陈兴国:做艺术心一定要静,只有心静才能创造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来。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静心学习,潜心研究,并与时俱进!
访观展人士 参展艺术家好友,戏剧工作者
记者:您对这次的画展有何看法?
受访市民:这次的画展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各个方面都布置得很细致。要将几代艺术家的精品画作集中在一起,这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多亏有昙华林这块文化宝地,作为一个纽带将这些老艺术家们集合在了一起,通过画展让他们再次重聚母校来怀念自己的青春岁月,也让我们更切身地感受到这些老艺术家们为艺术耕耘一生的热情与坚持。
访观展人士 高三艺术生
记者:作为一名学生,你在这次画展中有何收获和体会?
受访学生:很难得能够集中看到这么多艺术家的作品在一起展出,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在这些作品中能感受到这些老艺术家们对绘画的热爱,我觉得这是最值得我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