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情感、我们的作品、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城市。“+”是青春的延续,是思想间的对话,是情感的衍生,是专业间的融合,是校园的活力……大学生活,匆匆春秋如梦。感叹像是离开了诗,只剩下远方。闪动的青春记忆,将伴随每位同学们的终生而无论你在何方。
7月1日上午,必赢626net入口首页2016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这对所有的毕业生而言,是一个庄重、兴奋令人感慨的时刻。我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对学校领导、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即将告别母校开启新征程的毕业生代表及其家长等进行了现场采访。
访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党委书记 梁远钢
记者: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而我们学校创办至今也近96年了。学校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创新、继往开来,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请您谈谈我校在办学发展历程中的特色?
梁书记:今天是我们党95周年生日,学校党委和全体党员都在为这个特别的日子感到高兴和振奋。我们学校96周年前进的风雨兼程,发展的高瞻远瞩,腾飞的雄心壮志,绘就了一段勤奋实干的故事,奏响了一曲创新进取的凯歌。当下,学校正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并将党建思政工作与教育教学、科研创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结合起来,全面持续推进学校的发展。
记者:结合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您认为我校作为华中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院校,我校应该如何发力,如何建设我们的文化自信、学术自信和学院自信?
梁书记:作为一所艺术类院校,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进一步深化高等艺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特色就是亮点,特色就是卖点,特色就是综合竞争力;要弘扬“崇德、笃学、敏行、致美”的校训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院积淀多年的办学成果唤起必赢人应有的自信和自觉。
记者:您对我校2016届毕业生有什么期许和嘱托?
梁书记:我希望同学们做志存高远,胸怀远大理想的必赢人,把涵养学识作为一种境界和追求;做敢为人先,富有创造能力的必赢人,拥有永不言败的锐气和积极进取的朝气;做脚踏实地,懂得奉献感恩的必赢人,在追求卓越时能不忘初心。在校时他们以母校为荣,走向社会后母校以他们为荣。
(记者 贵慧 摄影 小筱)
访必赢626net入口首页院长 徐勇民
记者:您如何理解学校今年毕业季的主题“我们+”?
徐院长:今年学校毕业季的主题是“我们+”很有意义。首先,从谐音上来讲意味着“我们的家园”;其次,“我们+”其实是一种延续,“+”可以是“+专业”、“+情感”、“+未来的梦想”等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有更多“+”的寓意。在观看今年的毕业作品展以及与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我对有些作品以及毕业生们对作品的解读感到非常惊讶,真心为他们感到自豪。他们能在结合所学专业、关注社会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融合点深入思考,我觉得这样的求学成果是我们所期待的。学校正是想通过这一毕业季主题,延续他们对未来事物的不断思索。
记者:您在毕业典礼的致辞中谈及,本学期曾任中国画系本科毕业创作指导老师,在毕业创作指导过程中,您觉得2016届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精神面貌等方面与往届相比有何亮点?
徐院长: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担任学校本科毕业创作指导了,这次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直面90后的学生。此前,我不曾担任过90后毕业创作指导,当然我担任过他们的教学课程。因为毕业创作是一个很长的教学周期,在与他们的接触中,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于创作的一种理解以及思想观念的深入变化,而且能通过自己的作品真正表达自信,这个确实是令我感到非常欣慰的。他们脸上流露出一种豁然淡定,有时候并不一定马上回答你,但实际上他们已经理解领会了,甚至超出了你的某种预期。
记者:在您看来,近几年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反响和评价如何?
徐院长:应该来讲,我们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非常突出的。我们学校近百年积淀的传统是延续一种人文传统的包容情怀和独立精神,对学生的创作是非常有利的,将会伴其一生,这使他们能够在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里表达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的一种思考,对他们以后的为人处世、专业发展来讲也非常受用。
(记者 陶理 摄影 陈星)
访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代表、中国画系主任 李峰
记者: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我校本科学位评定授予的标准吗?
李峰:入校的时候一般都会有具体说明,包含各专业重点课程和非重点课程所要达到的标准、毕业论文要符合学校的要求、外语等各方面也必须达标。近年来,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对本科生学位评定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记者:在评定学位的过程中,您比较欣赏哪一类学生?
李峰:一方面基本功要好,这不仅包括了专业基本功要好,还有专业基础理论、文化课基础以及修养等其他各方面综合素养都要好:另一方面要有创造性,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表现其思考和创造性,这类学生往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回馈社会。
记者:本届毕业生和毕业创作给您的整体感受如何?
李峰:总体而言,年轻人的思维比较活跃,对问题的思考研究方向有典型的特殊性,对身边现实生活的观察也比以往学生更加细腻,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记者 刘琪 摄影 董雨墨)
访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代表、研究生处处长 桑建新
记者:对于我校又一批学子即将告别母校踏入社会,在学生择业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桑建新:我觉得同学们到了社会上要先学会生存、然后发展,希望每个毕业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专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择业方面,更多地是需求方的选择,我们只要做好自己,无论是什么岗位,都要踏踏实实地走稳每一步,从小事做起,要有自己的梦想,不忘初心。
记者:您觉得学校开展毕业季系列活动给校内外带来怎样的影响?
桑建新:毕业季能给校园增添活力,校园开放日活动给校园带来生机。对学生而言,毕业季相当于他们在母校的最后一课,是他们在踏入社会前的一个缓冲期,同学们只有准备好了,才能更好的应对将来的困难。毕业季不仅是在宣传我们学校,也是在宣传我们学校的毕业生。
记者:结合本届毕业创作,您认为学校还应该着重加强对学生哪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桑建新:我认为,学生们在校期间,不仅是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学会生存,要有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在这方面可加强培养。
(记者 郭颖 摄影 董雨墨)
访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代表、教务处副处长 朱丽莎
记者:为了今年毕业季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请您谈谈学校都做了哪些方面的筹备工作?”
朱丽莎:从学校党委、行政到教务处、校内各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今年年初就已经在做整体的顶层设计和相应方案的筹划,以及相关工作的协调。
记者:在您看来,本届毕业季系列活动与往年相比,变化和亮点在哪?
朱丽莎: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毕业季更为丰满,除了大家熟知的毕业生作品展、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还有“致美”班级毕业作品汇报展以及相关的汇报视频、媒体宣传,都已在公众平台上发布。今年还开展了关于优秀毕业作品的毕业生论坛活动,其亮点就是师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毕业生论坛活动是由各个院系的优秀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代表与低年级的同学一起参与、互动、交流自己在大学四年的感悟与思考。
记者:未来应如何形成有我校特色的毕业季呢?
朱丽莎:未来毕业季的发展方向还是会以学生和老师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毕业季系列活动也是教学的一部分,把毕业季做好,让学生在学校的最后的时间里能有所收获,提高师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
访教师代表、设计系副主任 袁小山
记者:袁老师,您好。又送走了一届学生,您现在心情如何?
袁小山:其实,当老师时间过得很快,四年的时间稍纵即逝,看着他们离开有些惆怅。但我还是看好他们的,因为他们整体给我的印象是努力、聪明,时刻保持着一份蓬勃向上的朝气。
记者:您对即将要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袁小山:我们都处在一个科技巨变的时代,在这个时候希望你们保持初心,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记者:您有什么祝福的话想对他们说呢?
袁小山:祝他们早日实现梦想!希望他们在未来的路上越走越远,能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母校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记者 贵慧)
访2016届服装艺术设计系本科毕业生代表
记者:在四年本科学习生活中,有何感触?
毕业生: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到现在,成长为一个能够认识美,欣赏美的青年,度过了人生中值得铭记的大学四年。在必赢的“学院精神”中,学到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而是更加广博的了解到各个艺术表现形式,在不限专业的选修课中,更加深入的学习到例如版画、国画,陶艺等专业内容。
记者:对于学习生活了四年的母校和相处了这么久的师长,有什么想表达的?
毕业生:必赢是一块丰沃的艺术土壤,它滋养了我,每天在它的清晨醒来,无论是翻开厚重的美术专著,或是沉浸于机房制作服装,又或是一遍遍修改设计图纸,都是在它的氛围中成长,提升学养。四年以来,学校的绿化做的越来越美,无论是“天鹅湖”中悠然穿行的黑天鹅,胖胖的白鹅群,还是湖景房边三月的金黄色油菜花海,还有五月的蜀葵,一簇簇缤纷的色彩……都会在记忆里闪光。还未离开,就已经开始不舍得。老师们真的都很亲切,在专业学习中,遇到了极具耐心的工艺制版老师,严谨认真教学风格让人敬重。学校的学术讲座中也遇到很多值得敬佩的师长,他们的艺术理论,学识见解,都让听众获益匪浅,学校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师生相处更像朋友之间那样亲切和谐。
记者:能谈一下四年中记忆深刻的学习和成长的经历吗?
毕业生:印象深刻的就是做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了,从找灵感来源到设计图,再到制作,过程漫长而且繁琐,不过每一个环节,都在认真耐心的对待,期间为了找到合适的服装面料,自己去了武汉各个面料市场,甚至到广州轻纺城找面料。这个过程让我更多的了解到做设计的流程,也更多的从各个艺术语境中提升了艺术审美水平。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成长,繁琐的细节让人更加耐心的去对待和处理,在创作中各种材质的肌理在服装中的运用和表现所呈现出来的效果让人惊喜,只要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总会找到合适的设计表达方式和面料呈现效果。
记者:你的毕业创作中经历了什么?结果如何?
毕业生:从设计到成品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我们的毕业设计从大四上半学期就开始酝酿,为了达到最满意的设计效果,在设计效果图期间就一直在修改和调整,后来就是找合适的面料制作,跑了很多地方,也做了很多尝试,频繁的在和导师沟通交流,我的设计中需要大量的手工肌理制作,所以在找师傅做成衣的同时,我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在做手工肌理。最终效果我自己还是不太满意,可能我自己在每个时间上的安排不够合理,所以感觉做的比较仓促。整体来看一个系列比较完整,不过我觉得可以做的更加精致。
记者:对于在校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毕业生:最想说的还是珍惜吧。当初入校还想着四年时间挺长,现在来看真的是时光飞逝,很多事情不做,可能就真的没机会了。想读书,就赶快去图书馆,想看展,就别错过每一个值得品读的艺术展讯,想画画,就要毫不犹豫的拿起画笔……我觉得学校的氛围特别好,环境也很美。所以,学弟学妹们千万别辜负这么好的氛围,起跑在清晨的操场,你会看到蓬勃的朝阳;徜徉在湖边微风中,你能体会到优雅沉静的学院气质。
(记者 许仲春)
访2016届毕业研究生代表
记者:在学校读研究生的三年学习生活中,有何感触?
毕业生:更多的是不舍吧,这次是真的要离开了。三年前作为本科生,我选择了继续留在这里读研,所以比同届的同学拥有了更多留在必赢的时间。在学习上,对服装方面的学术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和导师的沟通和交流,从她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获益匪浅。学校的发展和变化很快,育人方式和学术氛围也一直在提升,我挺幸运见证了这个过程,也得到了很多好的机遇,让我走得更远。
记者:在这个学校读书七年,你有没有想对母校和师长们说些什么呢?
毕业生:在必赢得到了人生难得的七年受教育和学习的时光,是我人生中值得珍惜的岁月,母校给我太多养分,在专业学习中,给了我很轻松自由而又不失严谨的学习氛围,放手让我自己去表达设计理念的同时,又潜移默化中启发着我学院艺术的设计态度。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对我特别照顾,在生活中像是朋友般的相处,在学习中又给我很多支持和帮助。我的导师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她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师长,她在专业学术研究上的造诣颇丰,这对我的专业帮助很大。
记者:那你在学习和成长中,有没有让你难忘的经历?
毕业生:本科毕业后,参加了一些赛事,获得了一些奖励,让我很受鼓舞,后来自己创业做独立设计师,经历了不少事情,现在还比较顺利,一切都按照计划在进行着。
记者:毕业创作做得如何?
毕业生:整体来看在我的把握之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多的偏向学术研究,在设计理念方面多了一些理性,我觉得完成度很好,整体让我很满意。
记者:给在校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启示?
毕业生:在学校时更多的去尝试吧,现在我们还年轻,敢拼敢闯的劲头是有的,勇于去尝试新鲜事物,才会活的更加精彩。作为学生,能享受到更多的资源,也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不要浪费大好的时光。以后回想起来,在大学的四年,是缤纷多彩的,也就不会有遗憾。
访毕业典礼现场在校生代表
记者:现场观摩了2016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典礼,你有什么感想?对自己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想法?
学生:觉得时间过的太快了,昨天好像才入校一样,转眼我也就马上大四了,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好好努力吧,珍惜剩下的大学时光。
记者:对毕业生们送上你的祝福吧?
学生:希望他们能够找的好的工作,考研的学长学姐们能够继续自己的学业梦想,也希望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能够让他们很好的立足于社会。
(记者 杨蕾)
访毕业典礼现场毕业生家长代表
记者:您来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有什么感受?
家长:很激动,孩子从小到大的毕业典礼我们都有参加,当然大学的毕业典礼是很重要的,我们从广州过来,就是想和孩子一起见证他们真正成长,迈向社会的一刻。
记者:您觉得孩子大学四年有什么变化?
家长:成熟一些,包括对人更加有礼貌做事更加稳重了。
记者:对他的未来有什么期许吗?
家长:因为我孩子学的是油画,我们是希望他毕业后回广州继续考研。
记者:在校园开放日,可以谈谈你对必赢校园的感受吗?
家长:非常感谢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培养了我的孩子,学校很有艺术气息,听孩子说,平常老师们对他的帮助很大,在学校里能够学到很多。